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牙舟陶传承历史为背景创作的纪实散文集《窑片》,近日由天津出版集团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牙舟陶是中国十大名陶之一,其生产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产品多为生活用具及陈设品,动物玩具和祭祀器皿,其特点造型自然古朴,线条简洁明快,色调淡雅和谐,具有浓重的出土文物神韵。《窑片》在忠于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文学性的书写,侧重于“看得见”的发现,忠实地记录牙舟陶历史的发展、岁月的辉煌直至在时间的变化中兴衰的现象。记录实地走访、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呈现牙舟陶的存在历史,推论牙舟陶的传承文化,发现牙舟陶的生产变化,让更多人了解牙舟陶传承人制陶、烧陶以及开展跟陶有关的各项活动。2014年孟学祥获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扶持,到牙舟体验生活,《窑片》2019年创作完成,获“黔南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艺作品”扶持出版,全书共19万字。 孟学祥,毛南族,中国作协会员,贵州省作协主席团委员,贵州省 “四个一批”人才,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高研班学员。先后在《民族文学》《中国作家》《青年文学》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散文200余万字。曾获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贵州省政府文艺奖等多个奖项。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山路不到头》《惊慌失措》《城市很近家很远》,散文集《山中那一个家园》《守望》《阳光的舞蹈》等。 |
明月千门雪,银灯万山红。在元宵佳节到来之际,2月25日,省文联
冬去春来,万象更新。值此农历新年到来之际,贵州省作家协会向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黄昌祥今年的省两会,是一次在新阶段推动
中短篇小说张中民 秋意渐浓(中篇)文 强 把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