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第一书记 查看内容

高武村的幸福量词

2019-11-22 10:09| 发布者: 魏荣钊| 查看: 4418| 评论: 0|原作者: 杨骊

摘要: 在山村的曙色中告别高武村,依旧是那袅袅的晨雾从山底向山巅升腾,在那浓浓的晨雾中,高武村的人和事缓缓地向后退去,渐渐模糊,突然那块猩红色的标语牌进入了眼帘:“苦干实干加油干、建设幸福新高武。”

(一)

“嘭嘭嘭”,脚步声轻盈、有力,有节奏地打破了高武村早晨的宁静,村头的银杏树下是看高武村全貌的最佳角度,整个寨子尽收眼底,鸡叫声、狗叫声、乡音俚语与这早晨的雾气一起从谷底向这群山巅升腾,漫过那些黑瓦的屋梁,泛过那些刚刚吐青的稻禾,山的翠色一层一层在这升腾的雾气里愈远愈淡,愈远愈灰,注入远远的天际,望着这一片山色,刘伟男停下脚步,面对这一切陷入沉思。

2018418日是刘伟男第一次来到高武村,一进村,满村的牛屎马粪,找不到下脚的地方,他没有想到改革开放40年了,老百姓连厕所都没有,孩子们连换洗鞋袜都成问题,房屋透风漏雨比比皆是。村部还是十年以前建的一座两层楼的小屋,看上去也摇摇欲坠……一天考察下来,他基本了解了高武的情况,高武124户人家,55户贫困户,500多个人,250个贫困人口,占比接近一半。人均不足6分田,一年只能种一季稻谷,一亩田平均产量也就600多斤谷子,一斤稻谷卖价到不了2块钱,按一户人均5口人算,再把售价抛高一点,一家人辛苦下来一年田亩收入不过5000多元。

今晚,作为中国贸促会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他将在高武开讲第一次党课。这个党课如何讲?村民大会如何开?二十八岁的他深感自己肩上的重任。

村委会门口的灯明晃晃地亮着。灯将门框牌子上的字照得亮晃晃的——高武村脱贫攻坚指挥所。

党课一开始,刘伟男先从高武的劣势说起:“高武交通不便,基本都是盘山路,很少有直路,载重货车很难进来,物流成本十分高昂。高武山林田土都比较少,有限的平整土地都被用来建楼住寨了,可供流转的成块的集体用地几乎没有。现有山地亩数也难以形成规模。如果打造旅游,高武紧邻银潭下寨,银下村是县委政府重点打造的传统侗寨古村落,距离县城更近的岜沙也是苗寨风情,高武没有竞争优势。”

刘伟男的湖南普通话语速虽快,但却非常清晰。每个人都被他的话语吸引了。三天的时间,他就像医生,准确地判断出了高武村贫困的“病因”。“现在我们高武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弱鸟’,我们有很多‘弱’的方面,但我们也要看到‘先飞’的优势和条件。高武的‘弱’受到的关怀和支持更多元、更广泛,‘白纸好作画’,只要坚定‘先飞’的雄心、信心,敢闯敢试,一定能趟出一条因地制宜符合高武实际的脱贫路子。”

接着刘伟男分析了只有让高武在某个领域做到了从江的典范,只有自己做得越出色,越会获得更大的关注度,越能够事例更多的社会资源。眼下,高武村最能见到实效,那就是开展“清洁风暴”,高武村寨小,居住集中,污染面不多,垃圾运输距离短,河道治理难度小,具备打赢清洁风暴的作战条件。

“清洁风暴”如期进行,村里的路每家每户都分了一段,每个人包段打扫。

“村委会前前后后都是我刘伟男的。”每天乐呵呵地扫着村委会的房前屋后。每天早上,刘伟男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从高武村田坝寨跑到银潭小学,往返四公里,他跑过这家那家,他总是大伯好!大妈好!伢仔乖!一边跑着一边附身捡垃圾。

坐在门坎上带着娃娃的大妈坐不住了,坐在屋前晒着太阳抽叶子烟的大伯也坐不住了:“你看,人家还是从北京来的领导都在帮我们捡垃圾,我们不捡也怪不好意思的。”

可是问题也来了,高武村的老百姓没有日常的卫生观念,就连扫帚撮箕垃圾桶这样的清洁工具都没有,一年好不容易挣的钱,哪里舍得买这些“奢侈品”?和支书一商量,决定一家发一把扫把、两个垃圾桶、一个撮箕、一个鞋架、五十个衣架:“你们要扫帚垃圾桶我做到了,那就得答应我把垃圾放进垃圾桶!我要求不高,每天回家,鞋子好好地放在鞋架上,有衣柜的衣服挂在衣柜里,没有衣柜的挂在竹竿上。”

刘伟男的风暴模式从孩子抓起,每天守在学校门口,哪个学生上课不洗脸,不扎头发、蓬着垢面,带着“味道”入学,衣服脏得看不出黑白,就让他回家洗脸换衣服:“自己的脸脏脏的,人家怎么会瞧得起你,头发不洗,臭臭的,人家怎么会喜欢和你讲话?”孩子们再也不敢脏脏地到学校了。

一场雨下来,支书石明辉家门口的那条坡路上的泥就顺着雨水垮了下来,雨水和着泥巴在路上堆成了一条长龙。正好是插秧季节,和每一天一样,早早跑完步的刘伟男路过支书家门口正往村委会去,恰好碰上支书荷着稻秧出门。看着家门口坡上垮下来的泥,支书有点不好意思:“刘记,这条路是我包的,今天我要去插秧,我就不做了哈。”

等到天下黑,支书插完秧,一回到家,就发现门口那条路不知被谁扫得干干净净。一打听,才知道是刘伟男给扫了。支书放下农具,汗也没擦干,一路快走着到了村委会:“刘记啊,真的对不起啊,那种活是我做的,不应该你做啊。”

小伙子笑一笑:“老大哥啊,你能做的事情,为什么我不能做啊?”

支书和村里五大员嘀咕开了:“这人小伙子是做实事的人,吃得苦啊。从北京来帮我们捡这么脏的东西,我们还有什么不能做的呢?”这一次“清洁风暴”从村委、从党员抓起,哪个党员不好好做卫生,就开村民大会点名批评。村民们看着村委们行动起来了,大家也都开始行动了起来。

群众大会一次接着一次开,六月初6月初组织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和全村卫生大扫除,要求是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妇青组织全部参加,负责入村范围内公共卫生区域、小溪沟河道、入村公路两侧的卫生清洁工作。每天扫除后,全体党员按照党小组包片、包户进行检查,对清洁不到位、扫除不全面的农户进行督促和帮助。”每季度请村支两委酌定挑选部分农户,组成评比小组,选出最清洁户若干,从驻村第一书记专项工作经费中支取费用,给予适当表彰,两斤猪肉、一件啤酒也是奖励。

仅仅用了一个月,高武村就成了从江县“清洁风暴”先进村,以前的卫生员绍双每次到高武给孩子们打预防针,酒精都要多带好几瓶,要找到扎针的部位,先要洗掉半瓶酒精。现在的高武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

高武村几百年来的落后与当地的生活习惯是息息相关的,村里人畜混居,是最致命的硬伤。高武乡距离银潭村仅仅两公里的路程,但是村寨文明程度却不是两公里的距离可以缩短的。为什么仅仅的两公里路,银潭出过大学生,出过国家干部 ,出过老师。高武村从建国以来,从来没有一个吃公家饭的人?为什么银潭村的下银寨成为了旅游村寨?而高武村还在为村寨的卫生发愁?还在为每一个小孩洗脸的问题焦心?要想彻底治理脏乱差,就必须从村寨建设抓起,从拆除牛圈、改厕开始、建厨房开始。

拆牛圈遇到了问题和麻烦。村上的“鬼神”、“鬼师”很有“市场”,家里孩子生病不求医师求鬼师,易地搬迁、改动房屋这样的大事更是要问“鬼师”,几十年的老危房、破旧地基、腐烂鼓楼这也不能动、那也不能动。部分党员们也将信将疑。

2018525日刘伟男的党课开讲了:“扶贫不问自身问鬼神,这里不能拆,那里不能迁,告诉我因为有这里有‘鬼’,那里有‘神’。我看确实是有‘鬼’,不是外面真有‘鬼’,主要是心里住了‘鬼’。要真有‘鬼神’显灵保佑,为什么不保佑高武变得富裕一点、美丽一点、老百姓的钱包鼓一点?为什么不保佑高武培养出老师、卫生员、干部、技术员、老板?‘鬼来鬼去’这么些年,高武还是深度贫困村,我看这样的‘鬼神’不要也罢。”

村民们顿时炸开了锅,炸得村委会小小的屋子里“嗡嗡”作响,这可是对高武最高权威挑战啊。

刘伟男接着说:“村委会门前这条宽阔笔直的公路可不是“鬼神”一晚搬来的,也不是“鬼师”做法送来的,是村党支部全体党员带领村民一包包水泥一袋袋砂石垒筑来的。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贫攻坚政策可以改变高武,只有不懈奋斗的中国共产党员忘我付出才可以改变高武,只有掌握了先进思想和文化的村民辛勤劳动才可以改变高武。”

“苗族有着深厚的‘巫鬼’历史文化,我尊重历史,尊重传统习俗,但并不意味着对于迷信糟粕视而不见,村上老一辈的思想要扭转很难,但党员必须从严要求,对于“鬼师”做法、鬼神显灵等言论和事情要站稳立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都不带头坚信践行“无神论”,都不清楚自己应该跟着谁走,村上这股子风气怎么扭转得过来。”

村上的“鬼师”家里的牛圈悄悄地在一个早晨消失了,鬼师自己动手拆除了牛圈,接下来的工作异常顺利。高武村热闹起来,牛圈都拆除了,道路重新规划了,老寨内最简陋的危房现在成了绿地,户主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出门一脚泥,远走重千斤”的日子成为过去。

高武人高高的昂起了头,不再自卑,自信且自尊地活着。

 

(二)

什么样的脱贫攻坚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高武不缺耙田的农民,不缺在家带孩子的农村妇女,不缺在建筑工地和物流中心搬砖扛料跑腿的杂工,不缺在广东、江浙流水线上按计件工资结算的厂工,高武村贫在缺乏人才,缺的是能够带动村子脱贫的致富带头人。刘伟男盘算起来,村里的知识青年石阿你,老支书甩文的儿子石相信,曾经是极贫户的石你山......他们都是这样的能干人,

2020年,高武村必须完成脱贫出列的任务,他也完成了第一书记这个伟大的使命,高武村的建设接下来还得交回这些能干的高武人手里,即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也要借这五场硬仗调动出村里的内生动力,让这些能干人成为高武村的内生动力,成为走向富裕的一支战斗队,他们才是高武村的未来啊。

和村委一商量,村里所有不涉及专业技能和资质的帮扶项目一律不外包、不替代,改厕、房屋修缮、串户路修建、还是党群教育活动场所和村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交到村民手里自发建设,让每一分帮扶资金真正转化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如果小康寨的建设资金可以通过务工转化为部分贫困户的工资性收入,焚烧炉的建设和垃圾桶的清理转运包给贫困户,基本上其收入当年就可以达到出列要求。如果小溪沟河道治理后,委任一名河长给五保户,在村集体收入范围内额外增加一些补助,社会兜底就会更牢固。

所有的手都高高地举了起来,村民代表们一致赞同刘伟男的提议,每个人的眼里都闪亮着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这是高武村的项目工程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由高武人自己独立承包施工,村支两委和石相信同志牵头组织建档立卡,由石相信、石阿马、石你山们,带着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开始施工。无论是做项目资料、成本核算,还是组织上工、技术保障、质量把控,一步一个脚印,摸着石头过河。高武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设场景,从寨口到寨尾,从房前到屋后,家家户户摆放着堆积如山的建筑材料,个个不是忙着拌浆砌砖,就是在运料填方,一片忙碌景象。会做的自己动手做,没有技术的,就帮一帮,带一带。

刘伟男也没闲着,每户3000元的改厕资金到位了没有?透风漏雨的建档建卡,入户核实做完了没有?化粪池挖在哪?化粪池挖得怎么样?排污口在哪里?内饰和砖砌抹浆地面如何?每一件事刘伟男都亲自查看。临时安居工程的项目资料,税票怎么开?报账单怎么做?支付进度表怎样填?一摞一摞的表格报帐单刘伟男和大家一页一页的落实。从前高武村一年在乡上报帐不到一次,五大硬战开战以来,每个月高武村要到乡上报帐达到两次以上。

几百年来,高武村家家户户没有厕所,一直就这么“熬着”,3月初改厕项目动员会议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10多户厕所同时完工。

村里的五保户石乃吉走进了村委会,长期的劳作让老奶奶的腰早已直不起来,一路摸索着,走进了村委会:“刘书记,能帮我把房顶修一修吗?”

第二天,刘伟男就爬上了石乃吉家的房顶,看见第一书记上了房顶,急得石乃吉屋前屋后团团转,一个劲地责备石明辉:“你这个娃,咋个能让北京来的娃娃上房做这样的粗活呀。”一会儿又对着屋顶上的刘伟男喊着:“好崽,好崽,小心不要摔了。”

站在石乃吉家屋梁上,刘伟男的心是不平静的,透风漏雨项目的实施可是一个细活呀,高武部分户数房龄都过60年,瓦片铺设绝大多数都在10年以上,透漏情况比较普遍。必须核查清楚,绝不能让一户人家有漏报。他感慨万千,感恩着这个伟大的时代,让他成为19.8万个第一书记中的一员,他感到无比荣幸,有党的政策做引领,有县乡各级的支持,有村里党员做助力,他需要只是帮助村民们下决心,就可以让那么多的老百姓享受着脱贫攻坚的成果。

五场硬仗打下来,高武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项目的劳务工资就达5万元,高武村民独立承包村级工程,标的额高达28万元。村组主干道硬化通车,组组达户户通串户路一条一条地修好,厕所革命建设到位,透风漏雨房屋修缮完工,危房和老旧住房新建改建稳步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和小康寨也即将竣工,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廉政食堂、民族文化寨门和凉亭拔地而起,排水沟渠修建有序推进,新村委会和消防管网项目上马建设。

看着这村子里的变化,石阿马这样的能干人再也没有出去打工的念头,比起在外打工,村里的建设项目上拿钱是少了很多,但钱少点没什么,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些过程中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那种信任和需要幸福着他们。

 


12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美哉,松杉
  • 山高镇不远(随笔)
  • 建党百年贵州文学研讨座谈会在修文县举
  • 血花(短篇小说)
  • “新世纪西部作家论坛:王华、肖江虹作

图文热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