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苗乡侗寨 体验民俗风情 一一国际汉学家、中国著名作家到黔东南采风 芭沙苗寨一角 为推动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对外翻译工作,促进文学“走出去”及多边际文化交流,8月16日至18日第五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采风团走进黎平肇兴侗寨、堂安侗寨,从江岜沙苗寨、占里侗寨等感受民族文化的神秘与无穷魅力。 参加本次采风活动的有欧阳黔森、范稳、孙惠芬、徐则臣、熊育群、王十月、宁肯等国内20余名著名作家和来自奥地利、保加利亚、加拿大、捷克、丹麦、法国、德国、英国、美国等24个国家的39名汉学家。 徜徉在美丽的侗乡苗寨,感受到侗族和苗族人民的热情和淳朴,浓厚的民族文化和优美的生态资源时,汉学家和作家们无比感慨,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 “这里有世界上少有的美,周围的环境真的很好,虽然我们大部分人现在都住在大城市里,然而,住在这些小地方的人其实也非常幸福,也许比我们更幸福。”来自俄罗斯的汉学家罗季奥诺夫羡慕地说。 “岜沙这个地方我是第二次来,可以用‘神秘’两个字来概括。在全中国,像这样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非常的宝贵,这样的地方全世界都很少了,有独特性和唯一性,此次回去我准备写一篇散文来表达我的感受。”广东文学院院长、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熊育群说。 “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写有关侗族这方面的书,太难得了。”来自德国的汉学家郝慕天说。 “我在研究侗族文化,也出了两本书,这是我第五次参加这个活动,能够认识肇兴、芭沙这些地方,我觉得太高兴了。”来自法国汉学家安妮·居里安说。 “我读本科的时候读到的一本书是戴厚英的《人啊人!》,这本书给了我对中国这个国家增进了解的欲望,后来我多次到中国交流汉语言文学,这次到黔东南,这里的少数民族风味很浓,生态也保护得很好,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来自韩国的汉学家金顺珍说。 ▲贵州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绪晃为韩国汉学家金顺珍敬酒 ▲著名作家乔叶(中)与岜沙枪手合影 ▲著名作家王十月(中)体验做一回枪手 ▲著名作家范稳体验荡秋
▲汉学家与作家们在占里侗寨体验喝拦路酒 ▲体验肇兴侗寨长桌宴 ▲著名作家徐则臣在堂安侗寨展示书法 ▲著名作家王十月在堂安侗寨展示书法 ▲一位汉学家在岜沙苗寨体验“当新郎” ▲汉学家即兴为侗家歌师和学员演唱歌曲 ▲汉学家即兴为侗家歌师和学员演唱歌曲 |
《犯罪嫌疑人》是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者肖江虹的中篇小说集
由文化学者李裴总策划,贵州省诗人协会组织创作、主编的“舍不得
1月26日,赫章县作家协会2018年年度总结暨迎新春联欢会在赫章县
看见肇兴去肇兴侗寨的古街深巷散步,今夜就去。这巷道愈幽暗、愈
冰冻的冬天窗外一片冰花谁的目光诧异把粉妆玉砌的世界打扮得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