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河“傩神” 1 傩堂戏的傩字,是由一个单人旁和难字组成,有人读“难”,有人读“滩”,实际读“nuó”。意思是:人有困难就得去找“人”——会做法事的人——法师。法师戴上面具就成了傩,即神,能设坛沟通凡人和神仙世界,实现凡人的诉求和愿望。 傩法师跳傩戏,就是为了给主家消灾祈福,驱邪纳吉。换句话说,就是人遇到困难或灾难时许愿:如果困难或灾难就此消失,过后就约期请傩法师来“冲傩”还愿,请天上各路神仙来到傩堂享受祭品,并作证傩愿已还。这,是消灾。如无灾难,也可祈福。比如,希望一生富贵平安的,请傩法师跳平安傩、财福傩,驱逐妖魔邪鬼,保佑主家吉利,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希望长寿的,请傩法师冲寿傩,避免遭遇困难和病灾,延年益寿。傩法师做绝活,比如“开红山”、“上刀梯”、“下火海”,也是替有难的人下地狱,受种种酷刑,与神仙沟通,消除当事人灾难,实现当事人的愿望。 傩戏中有72位傩神,这72位傩神在德江洋山河屹立了3.5亿年。中国、法国、葡萄牙等中外地质专家认为,洋山河峡谷景区喀斯特景观资源丰富,在1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天坑群、天桥群、溶洞群、石林等资源为一体,简直是地质博物馆。洋山河有六奇:天坑、地缝、天桥、峡谷、荷包蛋、五彩水;傩戏专家认为是六绝:傩公傩母、傩仙洞、傩书、傩神龛、判官笔、傩神。 2 我们从峡谷口,从南北走向的洋山河峡谷深处。这一带峡谷长约2.5公里,深度在100至200米之间,宽度最窄约140米,最宽处近400米。两岸是连绵的陡崖,可以用陡峭、悬崖、绝壁这些词来形容。峡谷中部像头盔一样的山包是地盘神,眼睛、鼻子、嘴巴齐全,牙齿逼真。这地盘神在傩戏中是传达光明的使者,能传送五方灯火和光明,赐福主人幸福吉祥。 峡谷中的河水从北向南,被前面这道山梁阻断了,脚下东边有两间房子宽、三层楼高,形似喉咙的石牌桥洞,洞口像一条巨龙张开大口吞着河水。河水流经1020米,从这座山背后山脚的沙河坝钻了出来。也就是说,我们脚下这个石牌桥洞,是个穿洞,人可以从这边进去那边出来。洞内有几处洞厅很宽阔,每处都可容纳上千人。 峡谷东岸像屏风折叠的石壁,神似一个个傩神站在那里,有的粗犷,有的温和,有的滑稽,有的秀气。那长得粗犷的,总让人联想起凶神恶煞的土匪,好像要迎面扑来一样;那长得秀气的,让人联想起历史上美人:西施、貂蝉、杨玉环、王昭君……这,就是
“千米傩神长廊”。数一数,上面有多少个傩神?传说能数出60位以上的,具有将相才智;数出50位以上的,有郡守才华;数出40位以上的,有州官才能……我从未数清过,事实上也难数清。天上一个傩神,地上一个凡人,谁能一口气数到24 个傩神,他就是人上人。 一个傩神、两个傩神、三个傩神…… 也许有人问:“上面那些傩神都是些什么神?” 我只记得:有开山猛将、土地、开路将军、先锋小姐、唐氏太婆、九州和尚、关公、蔡阳、周昌、十州道人、押兵先师、文王、判官、尖角将军、歪嘴秦童、秦童娘子、钟馗等,每个傩神下面都有傩文,我们边走边看。这些傩书的傩文像少数民族文字和外文,比看天书还难。据说,只有出生在峡谷西岸、能一口气数上“20个傩神”的曹状元看懂过,可我今天却见不到他。 这些傩书是谁写的呢?据说是傩戏中的勾簿判官。他主管金榜题名、洞房花烛这些人间美事,也主管世间生死荣辱。但是,如果做恶事,勾簿判官则会让这种人身败名裂,甚至减其寿命。古人有诗云: 如椽巨笔降人间,生死轮回到眼前。 最是无情判官笔,天堂地狱未曾偏! 3 悬崖边突兀的那块石峰像什么?像不像昂首振翅欲飞的雄鹰?当地人称为老鹰岩。站在上面看,以背面为主,就像一头雄雁展翅欲飞一样;站在下面看,是雄鹰远眺;站在侧面的小路上看,又是昂首挺胸直视苍穹的神态。真有苏东坡那个“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的味道。 如果从这里往悬崖上修一条栈道过去,不过400米就可到达傩仙洞了,比现在翻上去再绕下来,要轻松得多。这傩仙洞我们一会再去看。我们还是先看看情侣峰吧。 大家看看右前方像一把椅子的悬崖边,是不是有两根石峰?当地人叫情侣峰。 传说印江县城有一位大家闺秀,七月七日出门游玩时与一位长相英俊的小伙子一见钟情,两人约定每月七日傍晚约会。几经约会,姑娘芳心暗定,非他不嫁。姑娘的父母得知后,将小伙子捉来审问,小伙子竟化作一缕青烟腾云驾雾远去。父母觉得十分奇怪,特地请来高明的傩法师查询小伙的行踪。法师一路追踪,查到了咱德江洋山河峡谷东岸悬崖,回去告诉姑娘的父母说:那俊男原来是洋山河峡谷悬崖峭壁的一尊傩神,只要把那尊傩神的头敲掉,他就永世化不成凡人了。 这样,傩神的头就被敲掉了。印江县那位痴情的姑娘在日夜思念中死去,也幻化成一尊石人来到傩神身边。看,那高的那根石柱就是小伙子,矮的那根就是如今永远与之相伴的姑娘。 这个故事很凄美,它告诉世人,爱情两个字很辛苦,一旦情定终身,就要义无反顾,永生相守,不离不弃。 不过,细看整个山头,却是一尊坐佛。山头树林是头发,树林下的山崖是脸部,脸部上长着鼻子眼睛,坐在那里。这佛是什么佛呢,是如来佛,正在接受观音朝拜。那观音就是情侣峰那石峰,石峰上的树木,是观音手持抛洒甘露的柳枝,双手合十正在朝拜。如果从东岸向西岸看,那山峰像一个巨人,他站在峡谷东岸,那石峰就是他双手捧着的一炷香,正在向西岸祈祷、求拜。求拜什么呢?不是是升官发财,是“和尚求子”——“和尚神”为求拜的人求子。 对岸有三座石峰,中间那座很像“男根”,和尚神正在朝这“男根”求拜。传说凡是婚后没有生育的,只要来这里拜一拜,一定会如愿以偿。生下的孩子就是半坡那块石礅,露出了一张脸——刚生下来的孩子,看去像猴子脸。大家不要担心这孩子没有吃的,从三座石峰往峡谷上方看,有座山峰,很像女人的乳房,那是小孩的粮仓。 有阳就有阴,有男就有女,那女的在什么地方呢? 在我们刚才看到那李龙神斜对面的岩壁。站在李龙神下的肩道看过去,狮身人面俯卧的山头下,一壁大体像捧瓜的悬崖,悬崖中下端那个像人字形的岩龛,很像女人的生殖器。更神奇的是,岩龛里有一个小傩神人坐在里面,老百姓说是“观音送子”,只要拜一拜,都能心想事成。文人称为“生命之源”,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从生命之源里走出来的。 4 我们返回峡谷口,沿西岸继续观赏。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第一个景点是“桥上天坑”,坑口直径在270—316米之间,深度在150至216米之间,底部为较丰富的天坑森林。这个天坑犹如一只大石桶,面对的石崖半壁凹进去那一片像一只头盔,也像是幕布未合的戏台。如果大家想近距离观赏,可以绕过左边那小山头,从天坑左侧半壁一条小道斜行进入“戏台”侧面。往前走,前面露出了光线,往上一看,是又一个天坑,两个天坑间,被一条高近40米跨度近100米宽约20来米的石桥隔开,这是“桥上天坑”的来历。事实上,我们站在这里也能看到,那边凹进去那一块就是一个天坑。 这天坑有一个穿洞直通峡谷,洞内有暗河和高百来丈的瀑布。 这一路过去,较大的天坑有两三个,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去看了。从西岸一路走过去,有一个大家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和感受到的景点,就是这连绵不绝的森林。林中除了常见的杉树、枫树、松树、栗子树、酸枣树,还有红豆杉、银杏、香樟、五叶红枫等珍稀名贵树种。走在这森林氧吧里,此起彼伏的虫鸣鸟叫,能让我们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释放压力,荡涤心灵,忘却尘世的烦扰。 洋山河有连绵不绝的森林资源,又地处凉爽的高海拔气候,加上林中疏松湿润呈微酸性的土壤,非常适合天麻生长。德江天麻已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高山天麻示范场就在这峡谷西岸中部后山的森林中。这天麻是高山镇的特色产业,或者说是德江天麻的主产区,有“高山天麻多如苕”的说法。德江天麻具有“个大、肥厚、半透明、质坚硬、特异味浓”等特性,且天麻素含量高达0.46%以上,是《中国药典》规定的药用标准含量的2.3—6.5倍,对头痛、头昏、肢体麻木等的疗效特别好。如果说“傩神”是养护我们精神之神,德江天麻则是供养的我们躯体之神,二“神”附体,则形神兼备,身强力壮,更是让人们好运连连。 哈哈,植入广告到此结束。 这一段没有树木遮掩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东岸几个并列的景观。从南到北,第一个是“白帝女先锋”。也就是东岸道路坎下,凸出有十来米高的那块白色石礅,看去像一张娃娃脸。傩戏首先出台的是“白帝女先锋”。“白帝女先锋”往左过来那面头顶东岸肩道,嘴抵河谷像马头一样凸出的石梁,是傩戏中的“牛头马面”之一。左边的,耳朵、耳朵眼、双眼、鼻梁、嘴巴都十分逼真。“马面神”过来那壁黄白相间的石壁下那个半圆形的图案,是傩戏中的“土地”神,他张着大嘴开心地笑着。“土地”神是主管当地一方平安的小神。在傩坛中,“土地”是受尊重的角色,其职司是为还愿人家驱邪纳吉,送财送喜,添福添寿。 大家从这里看东岸傩仙洞那壁悬崖:岩洞是左眼,中间凸出部分是鼻梁,右边那椭圆形石壁是右眼,河谷边上的洞口是嘴巴。这就是傩戏傩神中的“傩公”,比四川乐山大佛还要大。与“傩公”相比,旁边的“傩母”则长得秀气多了,头上开了红山,红山口底部左右两边凸出那道悬崖底是眼睛,从红山口直下那个岩阡是嘴巴。如果游客初来没有人指点,常常看不出这傩公傩母,主要是因为人们总是喜欢把目光往小处看,没有将全局连起来欣赏所致。 傩公傩母是一对配偶神,是傩坛普遍供奉的傩坛主神,傩坛班都对他们进行崇拜。关于傩公傩母的主要传说,就是“洪水之后,兄妹成婚,繁衍人类”。 我们将从这条地缝经穿洞走向峡谷。此时,不觉让人想起连接峡谷口与桥上天坑那个穿洞。如果人从峡谷穿洞走往天坑是什么感觉?就像人在黑暗中穿越,终于看见天了,但看见的天有多大呢?只有簸箕那么大;就算站到山头,我们看到的天,四周也被群山包裹着;更不要说从天空俯视人类了。这一自然现象也告诉我们:人类的认知的局限和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 进入这条300米来长的地缝,地缝平均深度在4至20米之间,最窄处只能一人通行,就是父母夫妻兄弟姐妹,也无法并行,只能各自照顾好自己,犹如人在社会的夹缝中生存,是多么的不易。 走出洞口,走过栈道,沿着蜿蜒的石梯下到峡谷河边,大家看到峡谷悬崖下那棵红豆杉没有?它从岩阡下的石缝中长出来,树干向上生长的过程中树尖抵在了岩了阡顶部,四散开来,继续往上生长。我们不得不佩服植物生命力的坚韧和顽强。 过河沿着之字拐石梯上行500多步,我们就进入了神奇的“傩仙洞”。中央电视台在专题片中说的就是这个洞。 5 我们已来到世界级旅游资源的“傩仙洞”,洞内一共有四条洞道,九个洞厅,据初步探测,洞厅面积在2000平方米至1万平方米之间不等。凡是世界上其它溶洞中具有的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晶莹透亮的石果、石蘑菇、石葡萄,维妙维俏的石笋、石禽、石兽、石佛、石猴,美不胜收的大小梯田、彩色石幔,以及清水暗河,这个洞里都一应俱全,而“五彩河”、“荷包蛋”等景观,却是世上绝无仅有的。有诗赞云: 石猴石鸟不闻音,石蛋石田待牧民。 石果石瓜涎水溅,河中彩水更牵魂。 傩仙洞洞前是不是干燥的,没有水流的痕迹。下洞,眼前大厅却是一潭清澈透底的碧水。从水潭左边进入第二个大厅。其他洞道和大厅的景色,大同小异。大厅尽头左侧平缓处,一道白色的乳汁铺散开来,石壁上一道宽约一米高有两米多的白色瀑布呈现眼前,如同正在石磨上磨出的豆浆从岩缝中汩汩下淌。这里就是“白水河”。进入第三大厅,站立洞内,游客被四周帷幕状的石壁包围,这些石幔呈白色、黑色、黄色、红色。再往前行,听到流水声潺潺,便出现了一丈左右宽的河,河水血一样红,时急时缓流向远处。 “究竟河水是红的,还是河床是红的?”捧起河水借光一看,才知道水是红的。红水河从洞壁哗哗流下来,然后进入不远处的岩石间不见了。包括进洞时看到的清水河,不知从何处来,也不知去了何处,只应了那句佛语:“从来处来,向去处去”了。 游玩傩仙洞,我觉得,这个傩仙洞,实际上是自然之景在显现傩公傩母繁衍人类的历程,我们走在其中,就像是走在母亲孕育生命的历程中。 张贤春:土家族,1963年生,贵州德江人。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铜仁市作协副主席,德江县作协主席。在《民族文学》《杂文月刊》《南方周末》等发表小说、杂文、散文200余篇,参与电影《喋血神兵》编剧,著有长篇小说《猪朝前拱》(再版名《青龙坝》)等作品集6部。曾获铜仁地区政府文艺奖,贵州省首届少数民族文学“金贵奖”和第二届专业文艺特等奖。执行主编《德江文学作品选》《德江土家炸龙》等书籍10余部。 |
松杉,不是植物,是一个村,一个村庄的名字。若问,这村庄在哪里
山高镇不远冯福庆一十多年了,没有认真读过一部小说,偶有读之,
7月30日,建党百年贵州文学研讨座谈会在修文县龙冈书院举行,省
血花欧阳黔森雪花像一朵朵透明无瑕的小小银伞,在没有北风吹的山
“新世纪西部作家论坛:王华、肖江虹作品研讨会”在兰州大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