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观景
+ 订阅

观景

青岩古镇(诗歌)
青岩古镇(诗歌)
门票古镇的门是关着的长方形的门票是有效的敲门砖当你拿出它时门才会欣然地为你一一打开道路古镇里的小路像一个未经世事的孩子由青石板铺成在古镇上穿梭被沿街的特色小吃、饰品花样服装和小酒坊所吸引迷失了方向万寿 ...
2021-5-21 10:31
人在镇远——探寻小巷的秘密
人在镇远——探寻小巷的秘密
一镇远的迷人之处,在小巷。小巷的魅力,在于她的含蕴、安静、温柔,像极了一个未出阁的小家碧玉,不招摇、不哗众。从大街某一处别致的小门进去,沿着弯弯曲曲的石板小道进去,四周越来越安静,也越来越整洁,那就是 ...
2021-5-19 09:24
在清镇
在清镇
在中华茶博园在祖国硕大的地理版图上,芦荻村惊现万亩茶园,翠绿之上天蓝得心发慌走进茶园只有两种方式:要么在茶叶上舞蹈,比如欲滴的露珠要么在一盏茶里沉浮,舒展生命哲学进入的方式,取决于一首诗的长短身在茶园 ...
2019-10-10 11:34
黔渝两地20名作家走进遵义沙滩 寻踪历史人物书写人文精神
黔渝两地20名作家走进遵义沙滩 寻踪历史人物书写人文精神
“贵州文化在黔北,黔北文化在沙滩”,这种说法主要来源于贵州历史上的郑珍、莫友芝、黎庶昌等三位赫赫有名的代表人物。为了进一步发掘贵州历史人物的精神高度,让沙滩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9月16日,采风活动启 ...
2019-9-18 17:09
黄冰散文《白云生处有侗家》
黄冰散文《白云生处有侗家》
在我十二岁那年的暑假,父亲带着我和他的几位画友,去从江写生。那时,父亲一门心思要把未成年的我培养成画家。从江离贵阳有三四百公里。绿皮火车缓慢的哐当声并不直接通往从江腹地,而是要慢慢悠悠地用上大半天的时 ...
2018-2-8 14:23
魏尔锅散文《我在从江看到的风景》
魏尔锅散文《我在从江看到的风景》
古老的岜沙岜沙离从江县城约七八公里,海拔600多米,从江县城本来就是低海拔,但岜沙却是低海拔中的高海拔。岜沙坐落在一个大山坡,山上树木葱茏,松树、枫树、杉树、杂木、竹子混杂丛生。此外,这里有很多与众不同 ...
2018-1-13 15:48
魏微散文《从江印象记》
魏微散文《从江印象记》
黔东南这些年名动天下,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早些年,它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很高冷地坐落于贵州省东南部,苍山环绕,碧水长流,又加以村寨、梯田相点缀,又许以炊烟、吊脚楼作陪衬,其缤纷绚烂,富丽恬静,端的是一片好 ...
2018-1-13 15:35
王华散文《当猎枪对准天空》
王华散文《当猎枪对准天空》
在我们的经验里,猎枪对准天空是为了打鸟,谁会想到有一天,这个经验会被彻底打破呢?岜沙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枪手部落,直到今天也还是。当人类已经不需要打猎为生的时候,他们还扛着猎枪,所以就成了“阳光下惟一的枪 ...
2018-1-13 15:13
赵朝龙 散文《镰刀剃头》
全国百名作家走进“养心圣地.神秘从江”采风活动已经过去有些时日了。然而,那神秘的七星侗寨、神奇隽秀的月亮山、纵横交错的梯田神韵、错落有致的岜沙古苗寨、千人的侗族大歌表演、造型别致的鼓楼,世界最后一个持枪 ...
2018-1-13 15:06
张行健散文《绿色摇曳中的生命颖悟》
是细小山路引导着我们,走到一处山寨的。与其说是在山路上行走,不如说是隐在大片绿色里——绿的山、绿的树、绿的草、吸一口清凉空气,便把一团儿浓郁的绿,吸进腹腔里了。我们走进一团儿绿色的梦幻和绿色的苍茫里.. ...
2018-1-13 15:04
袁浪小说《最后的枪王》
按说,那场枪赛已经过去了三十五年,早就该淡忘了,但事实却不是这样。那天的场景不但没有在那古的脑海中消失,而且却越来越清晰。特别是近来这些年,那场景不但令他难忘,还生发出些许恐惧来。过去很少做梦的他,这 ...
2018-1-13 15:01
喻子涵诗《从江组章》
岜 沙强悍的山,蛮荒的水,一个名字隐藏着一个部落的传奇。寻觅古老的发音。祖先逃亡进山时反复念叨的地名,一直不为外人所知。有父亲的地方就叫岜(biā)沙。他们说,胜利者的史书往往不可靠。岜沙人的史书就是身上 ...
2018-1-13 14:57
于卓散文《食诱》
这些年笔者身闲,放足旅行的时间多些,心得满满时,感触自然就都变成了文字传播出去,与大家分享。就休闲旅行、放松自我这个话题,我曾在微信朋友圈里婆婆妈妈地讲过,甭管在哪里,但凡一个想让游客舒服称道,玩出名 ...
2018-1-13 14:55
雪漠散文《从江散记》
1.岜沙的“三棵树”这次来贵阳,参加百名作家走进从江采风活动,收获颇多,感想也很多,让我看到了一个未曾见过的世界。这个闪耀着独特风采的世界,确实让我眼前一亮。我对地域性文化一向很关注,也一直在挖掘和研究 ...
2018-1-13 14:53
宣儿散文《你看我历尽的沧桑啊》
那时候我还是一粒种子,我被种在了小黄村的棉花地里,那是阴历二月的一个午后,我知道这个季节对于许多地方来说还是冬季,但是在我们黔东南从江的小黄村里,春天已经来了,时间慢慢地向前走着,天气一点点地炎热起来 ...
2018-1-13 14:49
123下一页
  • 美哉,松杉
  • 山高镇不远(随笔)
  • 建党百年贵州文学研讨座谈会在修文县举
  • 血花(短篇小说)
  • “新世纪西部作家论坛:王华、肖江虹作

图文热点

返回顶部